《生物多样性》刊发研究所介绍
发布时间:2018-05-21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Fudan University, 简称IBSFU)成立于1996年; 曾任所长有陈家宽教授和李博教授; 现任所长为吴纪华教授。拥有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及多个研究和教学平台, 包括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上海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和教育部上海崇明东滩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野外实践教育基地等。现有教授/研究员17名、副教授/副研究员7名, 其中中组部专家2名、专家2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6名。通过二十多年的建设, 研究所已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科研基地和教学中心。2004年以来, 研究所举办了14届面向全国研究生的“复旦大学生态学暑期高级讲习班”, 为培养我国进入新时代、有国际视野的大批生态学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复旦大学的“Environment/ Ecology”学科进入国际ESI排名的前0.5%, 在第三、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研究所瞄准国际生态学发展前沿,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 以生物多样性与全球环境变化为主线, 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在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维持机制、外来种入侵机制与控制对策、滨海(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作物野生近缘种及其基因多样性的保护与创新利用、转基因作物释放的生态风险、环境变化的生态系统后果与区域生态安全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研究所将研究区域聚焦在长江河口湾湿地及毗邻的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 强调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紧密结合, 注重生态学的转化研究, 尤其是我国海岸带和长江流域这“一纵一横”地理区带上的重大生态与环境问题。  
  
  研究所拥有完整的从本科生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并设有生态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 依托研究所的生态学科被列为复旦大学17个“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学校将在人员队伍、平台、能力等方面加大建设投入, 并整合生态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和公共卫生等多学科优势力量, 打造一流的EGeo-X学科群(E为Ecology生态/Environment环境)。  
  
  为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研究所热忱欢迎海内外生态学家和青年才俊加盟, 近五年内计划在分子与进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生态学等方向上引进20名左右不同层次的生态学人才, 请有意向者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