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动态] 实验室发表外来水生入侵种防控管理相关政策类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31

  

  全球水产养殖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土著水生物种的养殖。非土著水生物种从水产养殖设施中逃逸,导致了严重的水生生物入侵,这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蓝色增长倡议”(Blue Growth Initiative)中所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然而,对非土著水生物种养殖及逃逸问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监管困境。针对这一问题,近日,国际生态学著名学术期刊《应用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发表了复旦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态学家共同完成的“政策导向”(Policy Direction)类研究论文:非土著水生物种从水产养殖中逃逸造成的新生态风险:呼吁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改进政策(Emerging risks of non-native species escapes from aquaculture: Call for policy improvements in Chin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强调国际社会应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加强政策及管理措施改进,应对全球日益严重的非土著水生物种入侵问题。

  

  本文基于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水产养殖业扩张以及其带来的非土著水生物种逃逸问题的数据和案例分析,探讨了非土著水生物种从水产养殖中逃逸造成的新生态风险,并聚焦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政策改进建议。文章提出,在中国,已约有68种非土著水生种因养殖泄漏或逃逸而在自然生境成功建立了野生种群,其中的50余种已表现出对土著水生生态系统构成风险。非土著水生物种逃逸,除了影响一个国家自身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以外,还可能威胁到邻国共享水域的生物安全。

  

  文章呼吁,为了保护全球水生生物多样性,并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可持续水产养殖的目标,国际社会应充分考虑全球水产养殖中水生入侵种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针对这一问题在管理政策的推进上滞后于发达国家,因此这些国家亟需通过全面立法、构建有效管理机构、加强国家标准与产业体系布局规划,以及强化综合性研究与生态教育等措施,全方位应对和处理与非土著水生物种逃逸相关的风险评估、预防、监测和控制等事宜。文章最后指出,鉴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生产国,中国的努力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创建一个可效仿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全球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及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安全的维护。

  

  本文由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鞠瑞亭研究员、博士生李骁、硕士生江佳佳、吴纪华教授、李博教授,以及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刘建国教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Donald R. Strong教授联合撰写,鞠瑞亭研究员和李博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鞠瑞亭、李骁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1365-2664.1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