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0年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0-12-07

       2020年12月6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0年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会议以线上会议和复旦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两个线下分会场的形式进行。

       出席本次会议的学术委员会成员有学术委员会主席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按姓名排序)华东师范大学陈小勇教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方精云院士、北京大学贺金生教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蒋志刚研究员、复旦大学金力院士、李博教授和卢宝荣教授、北京林业大学雷光春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马红教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中科院湖泊地理研究所杨桂山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张大勇教授和张雁云教授。并邀请了实验室顾问复旦大学陈家宽教授出席本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与会领导有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院士、常务副校长金力院士,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徐晓创处长。实验室学术骨干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共计72人。

       徐晓创处长介绍了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张人禾校长代表复旦大学致辞,对各位学术委员的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对实验室发展的支持和期望。张正旺教授代表实验室感谢了各位学术委员长期以来对实验室工作的支持。金力校长祝贺实验室成立二十年以来取得的瞩目成就,也祝愿实验室在新时代新阶段新格局下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线上学术委员会会议


学校、学院和实验室领导致辞

       上午的学术委员会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席马克平研究员主持。首先由实验室副主任吴纪华教授向学术委员会汇报了2020年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开放交流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和进展。展示了实验室在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上同上一评估期相比的取得的进步。同时,也向与会代表们介绍了复旦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两个分室在促进青年学者学术交流、共同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学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切实成效。实验室也对未来工作进行了规划,在2021年,将做好准备,迎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新一轮评估;启动重点实验室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同时争取支持,大力加强生态学野外台站的建设;继续加大优秀青年学术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深化两校生态学科高水平交叉融合。

实验室副主任吴纪华教授作2020年度汇报

复旦和北师大两个分会场

       随后,张立教授和聂明教授分别以“一张照片引发的十年工作”和“水圈湿地中微生物甲烷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反馈”为题,作了实验室年度亮点研究的学术报告。两个分室新进的青年人才胡仪副教授、刘佳佳青年研究员、胡俊韬青年研究员、黄希讲师分别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工作规划。

张立教授作年度研究进展报告

聂明教授作年度研究进展报告

四位新进青年教师进行自我介绍

       与会委员和学术顾问认真听取了实验室工作汇报和研究亮点报告,对实验室2020年在科研上取得的成绩和对社会服务责任的重视予以了充分肯定。各位委员各抒己见,探讨了:

1)实验室两个分室的共建模式,如何找到关键的研究交叉区域,有更多融合的行动和项目,形成区域研究重点,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两个分室联合实力;

2)针对国家对科研四个“面向”的要求,将实验室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方向更多地与国家决策相结合,使实验室有所突破;

3)进一步凝练成果,争取获得国家级奖项,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影响力;

4)对实验室的快速发展阶段作出战略性的评估和分析,了解发展机制,深入思考实验室未来的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抓住国家实验室重组的机会,整合更多资源,制定长期规划;

5)增加实验室青年论坛的举办频次,让青年学者有更多碰撞和融合,发挥更大作用,为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接着,马克平主席邀请陈家宽教授作为实验室顾问发表讲话。陈家宽教授从顺应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角度对实验室未来规划作出了建议,要提炼重大科学问题,为国家重大需求尽早做好布局。

实验室顾问陈家宽教授为实验室的未来发展建言

       马克平研究员最后总结了各位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主要从人才引进、平台建设、成果凝练等方面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同时希望实验室更上一个台阶,明年有更好的消息。实验室主任张正旺教授代表实验室感谢了各位专家对实验室工作的肯定,并表示实验室将对学术委员会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研究和落实,对2021年的工作计划进行讨论和布置,同时宣布2021年的学术委员会会议和学术年会将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